• <nav id="q6088"></nav>
  • <nav id="q6088"><strong id="q6088"></strong></nav><nav id="q6088"><nav id="q6088"></nav></nav>

    趙云的“不忠義”行為,為何將糜夫人埋在枯井下?他有三個原因

    2023-10-14 10:11 說文史的女人

    長坂坡戰場上,劉備的十萬軍民被曹軍追上后,他匆忙之中狼狽而逃,但是他的妻兒便沒有這么好的運氣逃走了,陷落在曹軍之中。趙云剛開始也沖出去了,但他想到他的職責是保護劉備的家眷,于是義無反顧翻身回去了。他經過一番尋找,救出簡雍、糜竺、甘夫人,但是他保護的最大對象小阿斗還未找到。

    趙云于是再一次進入曹軍之中,經過詢問百姓,得知糜夫人和小阿斗下落,原來糜夫人左腿中了槍傷,行動不便,在斷墻內坐著休息。趙云趕到時,糜夫人抱著小阿斗正在哭泣,好像在哭沒人救他們娘兒倆,怎么命這么苦。

    趙云急忙下馬,向糜夫人行禮。糜夫人看到趙云,大喜,將小阿斗托付給趙云。趙云想將他的戰馬讓出來,讓糜夫人騎馬,他步行保護糜夫人和小阿斗,殺出曹軍包圍。但糜夫人卻拒絕了趙云的建議,她認為:“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strong>

    趙云多次催促,糜夫人就是不肯上馬。最后,糜夫人將小阿斗丟在地上,翻身跳進枯井之中。趙云無可奈何,只能將土墻推倒,掩埋枯井,將小阿斗抱到懷中,提槍上馬,準備殺出重圍。

    有人認為趙云推倒土墻,將糜夫人埋在枯井之中,是“不忠義”的行為,理由是糜夫人跳入枯井,不一定摔死,還能夠救上來,但是趙云推倒土墻,糜夫人絕無生還之理。實際上,趙云推倒推倒土墻,不但不是“不忠義”的行為,反而是“忠義”的表現,理由如下。

    其一,糜夫人跳入枯井,即使沒死,也骨折了。

    一口井,少說也有幾十米,即使長坂坡的井淺,也有幾米深。一個人從幾米高跳下,不死也是骨折。一個人骨折了,連走路都困難,更別說逃走了。傷筋動骨一百天,糜夫人也不例外,但她沒時間休養,即使被趙云從枯井下救上來,也難逃出生天。

    糜夫人之所以跳入枯井,她就是為了不拖累趙云,想讓趙云將小阿斗平安帶走,交給劉備。但是趙云忠義,不忍心看著主母糜夫人自生自滅,糜夫人有自知之明,她于是跳井自殺身亡,免得拖累趙云。

    其二,趙云為了避免糜夫人的尸身被曹軍發現,于是推倒土墻。

    糜夫人跳井,旁邊應該有許多人看到了,有的是逃亡的老百姓,有的是受傷無法逃走的劉備屬下士兵,甚至還有追殺而來的曹軍。老百姓和劉備的兵看到無所謂,如果曹軍看到,肯定會前來搜索一番,很可能將糜夫人從井下拉上來。如果糜夫人落到曹軍手中,下場會很慘,對劉備也極為不利。如果糜夫人活著,曹操很可能用糜夫人,要挾劉備,令劉備投鼠忌器。

    糜夫人是糜竺、糜芳兩人的妹妹,即使劉備心狠,不動搖,糜竺、糜芳兩人也不能坐視自己的妹妹被曹軍凌辱,他們兩人甚至會為了妹妹,離開劉備,投奔曹操。

    因此,趙云為了保護糜夫人不被曹軍找到,不得已推倒土墻。

    其三,趙云推倒枯井,是為了安葬糜夫人。

    一個人去世后,要入土為安,要不然死了都不得安寧。趙云推倒土墻,將糜夫人掩埋,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劉備被曹操擊敗,四處流浪,肯定沒辦法給糜夫人舉辦一個隆重的葬禮。趙云只能先推倒土墻,草草安葬糜夫人。

    結語

    趙云推倒土墻,將糜夫人埋到枯井之下,表面上是“不忠義”行為,實際上是真正的“大忠大義”行為,原因有以上三個,他為了不辜負糜夫人的重托,保護糜夫人不被曹軍找到。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中國第一奇書,看完讓人醍醐灌頂

    不讀三國,永遠不懂世道人心!

    永遠不要低估愛看歷史的人

    看完這圖,才知之前的三國都白看了!

    永遠不要低估愛看歷史的人

    傳世彩繪四大名著,未見之前你絕對想象不出它的美!

    一代“暴君”,魯迅卻為其喊冤!沒有他便沒有如今的華夏

    易中天15年寫白頭的著作:人生若不讀曹操,活該被社會毒打幾百遍


    評論問答
    相關內容
    更多
    久久国产激情视频|亚洲综合日本一区|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秒播|久欠精品国国产99国产精
  • <nav id="q6088"></nav>
  • <nav id="q6088"><strong id="q6088"></strong></nav><nav id="q6088"><nav id="q6088"></nav></nav>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