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諾·朱迪斯 詩選
Nuno Júdice (1949- )
努諾·朱迪斯 詩選
姚風 譯
在里斯本(六十年代)
我飲盡杯子里往事融化而成的蠟液。
舌頭表面嘗到的人的味道
摻雜著苦澀;但是,當蠟液凝固,
舌頭在上面滑過,一只孔雀,真實的動物,
打開扇型的尾巴,像一個神,
踩著人的身體拾階而下。
在它明亮的頸部,秋天里盧森堡風格的花園
在破曉時出現,而教堂和宮殿的穹頂刺破了
黑夜的迷霧。城市的嘈雜聲匯聚于寒冷的空氣,
像大海在風暴中低吼。
這一切都塑造出北方一個固有的形象。
但很快,夢最原初的影像消失殆盡,
你帶著你鮮活的手指和肩膀,
走進咖啡館的一角。
我們看著冬天到來,
看著我們的生活走不出的死胡同,
看著令人對官方產生憎惡的第一份報紙。
注:此詩寫的是薩拉查獨裁時期的里斯本,那時人民的言論自由被剝奪, 新聞檢查制度審查的報紙充滿謊言,令人厭惡。
影像
那個在慕尼黑中央火車站自言自語的人
說的是什么語言?已是夜晚,售賣亭
已不賣報紙和咖啡,而那些在車站長廊里游蕩的人
說的是什么語言?慕尼黑的那個男子
沒要求我什么,沒有任何求助的
表情,也就是說,他抵達了崇高的境界:
他誰也不需要,也不需要自己。然而,
他卻和我說話了 : 一種不等同任何一種
可以表達感情和激動的語言,只是一連串的音節,
其邏輯性與黑夜相悖。我自問,我懂他的語言嗎?
或許他想告訴我他叫什么名字?來自何方?
——那時已沒有火車了,無論出發還是到達。
如果他告訴我這些,我會回答他說,
在這個德國車站的一隅,我也無人可等,
無人可以告別,還會提醒他,
有些相遇純粹出于偶然,無需事先約定。
童年紀事
都是那時候發生的:我聽說了龍卷風,
它吹倒房屋,吹來異國樹木的種子,
把它們播種在教堂的前院;一天晚上,
我正在熟睡,大海閃耀了剎那,公雞
開始啼叫,叫亮了天;車站站長
騎著自行車從他情人的家前穿過,
她的丈夫是個瘋癲的教堂司事;
神父掀掉教堂地面的石板,
用其中的一塊去遮蓋殉難者的墓穴,
我玩耍過里面的骨頭;秋天帶來
九月的天空,鉛色的云低得幾乎可以觸摸;
遠處在燒荒,火勢整夜無法控制;
教堂的鐘按時敲響,有時鐘樓的門開著,
我們也會進去把鐘敲響;
午后的時光多么漫長,誰也不知道
假期何時結束;祖母講著
森林男孩和狗的故事,不時停頓,
世界因此失去了邏輯;我們從樹上摘果子,
用在集市買來的小刀削著吃;
街上,兩個兄弟互扔石頭,人們關上門,
直到一個把另一個砸死;
世界大戰幸存的毒氣受害者
高喊 “俄羅斯萬歲!” 我為他畫了一幅像;
一大清早,一頭豬被宰殺,節日開始了;
地平線一覽無余,滿眼都是田野,
一直綿延到海邊。
符號學
我說到了愛情。有的詞語看起來很堅實,
與那些被你的手指拆解的詞語截然相反。
比如,孤獨,或者,恐懼。詞語,任我們
選擇,放在詩歌里,就像放進 一個盒子里。
但不要這樣隱藏它們。
讓它們留在外面,不可看見,仿佛它們
不需要我們用聲音說出。
現在,我說說詞語的作用。它們在
我們頭腦中旋轉,通過動脈
抵達終點:心。人們會使用另一個詞:
愛。但我不說它們是同義詞;此外,
有些詞語蘊含與字面相反的語義,
唯有深愛之人才深知此意,如果生活
還沒有把他引入歧途。
我愛你。我本可以說:我用孤獨愛你,
或者說,我用恐懼愛你。
從一個詞語開始,一切都可能在白紙上發生,
一切盡在詩里。然而,是這些詞語把我引向你,
也就是說,這些詞語讓你與它們心有靈犀。
正因為如此,愛情、孤獨、恐懼,全都混為一體,
還有無法省略的生命這個詞語。
世界的重量
我本可以在你的懷抱中擺脫世界的重量;
我本可以把它從我的身上卸下,扔到房間的另一邊,
扔進房間某個隱藏的角落;我本可以
和你在一起,在你身體的輕盈中傾聽
時間自一個無形的時鐘滴落。
然而,這個世界不放過我。它就在那里,
在房間的深處,帶著它的重量。它在等待某人
攫住它,然后彎腰背上它重新走下樓梯,
仿佛我們要做的一切就是背著它,
沿著摟梯爬上爬下,樓內沒有電梯。
而我和你一起,當我擁你入懷,希望這個世界
就停留在房間深處的角落里,一動不動。我抱著你,
仿佛你的身體把我從世界的重壓之下解放出來,
仿佛這個世界不再等我,仿佛是地球儀
在上下樓梯,在這個沒有電梯的大樓里。
但是,愛情也承載著世界的重量。
在我抓起它,交給輕盈的你之前,
我們告別時所說的話語帶來回聲,它來自
我丟在房間深處的那些東西,
我不愿你離開這個家,你不必像我一樣,
去外面承載世界的重量。
基本概念手冊
你要用一首詩在你的生命地圖上
制定一個生存策略。請使用
意象這個工具,你知道
它將為你提供快速抵達
靈魂的礦脈。要避免深陷悲傷的泥沼,
打開燈,當你的時間枯竭,光芒將為你
帶來明天的清晨。如果你要尋找
生存之困的替代品,那么就在
身體的儀表板上重裝欲望,
并用一個個新詞打印你的感覺。
你無需掌握控制系統的所有規則:
你只要穿過記憶的屏幕,
就會有人助你走出困境。
選擇一個光滑的平面:讓你的目光滑過
詩節的河口,把激情的湍流
推向三角洲。然后檢查
所有的選項是否正確,并確認
夢想成真的日期與時間,
好讓詩歌與生命融為一體。
動物學:烏鶇
籠子里烏鶇,尖喙還是黃黃的,
與沒關進來時一樣。它蜷在一角,
可憐的它,看上去很是自責,
盡管是某個人的過錯它才被關進籠子,
烏鶇不會從天上掉進籠子。
有些鳥兒就是不幸,
哪怕還是黃口小雀,也被關進籠子。
它們不歌唱。不飛翔。不鳴叫。
它們是盲鳥, 如智者一樣沉默,
又沉默如清醒的先知。
無意間,我給烏鴉打開了籠子,
它卻待在原處,
一動不動。
作者簡介:
努諾·朱迪斯(Nuno Judice, 1949— ), 葡萄牙當代著名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生于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省,曾就讀于里斯本大學,后獲文學博士學位。 現為新里斯本大學教授,教授葡萄牙文學和法國文學。 于1972年開始文學創作,先后發表和出版過《詩的概念》《微光的羽翼》《人類的傲慢》《節奏與敘述》等詩歌作品。除詩歌外,朱迪斯在小說、散文、戲劇、 文學硏究與詩歌批評方面成果豐碩,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的文學項獎,其中包括“巴勃羅·聶魯達詩歌獎”、“伊比利亞美洲索菲婭皇后詩歌獎”等。
譯者簡介:
姚風,詩人,翻譯家。生于北京,后移居澳門,現為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有中葡文詩集《黑夜與我一起躺下》《枯枝上的敵人》《大海上的檸檬》《瞬間的旅行》《遠方之歌》等,譯著《葡萄牙現代詩選》《澳門中葡詩歌選》《安德拉德詩選》《中國當代十詩人作品選》等。曾獲第十四屆“柔剛詩歌獎”和葡萄牙總統頒授的“圣地亞哥寶劍勛章”。